新闻前奏
委员动议改议程
开湖南人大先例
2011年8月,有关2010年度审计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进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议程。
在随后的2011年10月、2012年5月,整改报告又先后两次提交到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接受审议。
就在5月28日第三次审议中,湘大法学院院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胡肖华临时动议,建议整改报告再次上会。
一年的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四次上会接受审议,历史罕见。
据省人大机关刊物《人民之友》杂志报道,5月28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主持常委会会议,征求对议程的建议时,很多委员准备按键表决。此时,胡肖华抢先一步站起来脱口而出,“建议将跟踪整改报告也列入会议议程!”
胡肖华的动议让全座皆惊。周强当即表示:“提议很好!”
事后,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罗述勇对记者说,委员们对沿袭已久的“安排什么议什么,安排怎么议就怎么议”早已习以为常,“在省人大机关工作20多年来,第一次看到有委员动议改变会议议程。”
7月25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了《关于201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再整改情况的报告》。
这一年的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已是第四次上会接受审议,推动报告再次上会的湘大法学院院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胡肖华对整改情况似乎依然不太满意。
在分组审议时,他对“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逾期本金4.68亿未收回”、“11县市欠缴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少征中石油湖南分公司、中石化湖南分公司石油价格调节基金5446.66万元”等问题,不断追问。
“很多单位屡审屡犯”
7月25日公布的201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2010年列举的11个问题还没解决,现在又爆出这么多新问题,而且很多单位是屡审屡犯。”胡肖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整改报告中称,省物价局少征中石油湖南分公司、中石化湖南分公司石油价格调节基金5446.66万元,其缓减免程序是依照了相关政策执行。
对此,胡肖华等人仍有许多困惑,“如此大金额的减免,是否某个领导签字就可以减免?是否符合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法治湖南精神?政府在决策程序上是否应该更加完备?”
胡肖华说,今年11月,省审计厅将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2011年度的整改情况报告。“在这4个月时间里,希望省审计厅将工作做到位,到时一并报告2010年度再整改情况的报告。”
4亿资金流失,谁负责?
“这可都是纳税人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哪!”就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逾期本金4.68亿元未收回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穷追不舍。
“我们迫切想了解,使用这笔钱是否经过正常决策程序?是否存在个别领导未经民主程序,直接将钱投了下去?”
“现在还只收回几千万元,尚有4个多亿未收回,这笔钱若是收不回来怎么办?是否应该追究领导责任?”
……
一个个问题不断抛向出席分组审议的省审计厅副厅长张晓菊。她回应,“此资金由三家单位共同管理,整个过程没有发现个人决策的现象。有些资金收不回,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大,难以把握。如果审计中发现有因个人行为造成国家损失,我们会将材料移交相关部门,督促有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
-记者:李国平 实习生:李礼 张晓兰
人物
他曾推动我省第三次“专题质询”
胡肖华临时动议改变议程设置,再审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在有些人看来,举动“有点骇人”。
不过,他的“骇人举动”并非偶然。2009年,胡肖华领衔联名9个常委会委员,启动了我省历史上第三次“专题质询” ,对两个省直属机关的违法收费和挪用财政资金的行为提出严厉质询。
“专题质询”是人大的另一种刚性监督,严厉程度仅次于罢免、弹劾,在全国都极为罕见。
我省第一次质询是1989年,罢免了副省长杨汇泉。第二次质询是1999年,省移民局一批干部坐牢判刑。连同胡肖华的这次,刚好十年一次。
但三年前的那次“质询”至今颇感神秘,目前没有任何媒体报道,鲜有人知道。
对话
对“屡审屡犯”的单位不能坐视不管
记者:2009年的那次专题质询缘由是什么?
胡肖华:那次质询的是某省直机关向企业违规收取费用1.2亿、某省直机关违规挪用4000多万资金建楼堂会所两个问题。
当时我们听取了省审计厅的报告后,认为关于2008年审计报告反映的三个问题比较严重,应该质询。我的提议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
记者:质询的结果满意吗?
胡肖华:我们要求该部门退还违规收取的全部费用,并在《湖南日报》上公开道歉,对相关领导追究责任。
虽然最后只退还了违规收取的费用,但我们的要求还是达到了。省里对此高度重视,规范了对各单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记者:这次为什么会临时动议,推动再次审议整改报告?
胡肖华:首先,我是学法律的,知道程序很重要。我这种做法就是要体现人大监督在程序上的正义性。
其次是我看到整改报告后,对整改的结果不满意,需要对他们进一步监督,督促他们改进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但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大监督的进步。
记者:2011年度的审计报告也公布了。人们发现审计报告“年年岁岁花相似”,很多单位都是“屡审屡犯”,您怎么看?
胡肖华:主观原因是各单位一把手法律意识不强,没有依法行政意识,也没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
我们也发现了这种现象,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已有人提出,要加强对审计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力度,比如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人大在监督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对那些“屡审屡犯”的单位不能坐视不管。
相关链接
2010年度审计
指出问题再整改情况
省发改委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733.79万元。
【整改情况】该委已归还被挤占的项目资金。
省公安厅机关燃气费、汽油款等基本支出挤占居民身份证专项经费286.68万元。
【整改情况】该厅已归还被挤占的专项资金。
部分市州高速公路征拆指挥部滞留征地拆迁补偿资金1.1亿元。
【整改情况】已全部整改到位。
水库业主欠缴库区淹没补偿费4556万元。
【整改情况】已全部上缴到位。
省发改委给申报条件不完备、前期准备不足、当年无法开工的14个项目申请和安排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2.35亿元,造成资金闲置。
【整改情况】浏阳市七宝山老矿山废渣治理工程、竹埠港重金属废渣污染治理等11个项目均已于2011年开工建设;湖南银联湘北铜业有限公司废铜综合利用等项目也已于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500万元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
来源: 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国平 李礼 张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