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在沁水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沁水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谭爱国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面对多重周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复杂局面, 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序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经济发展稳步向好,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3.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4.1%;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3亿元,同比增长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4亿元,同比增长7.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825元,同比增长5.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098元,同比增长6.5%。
(一)结构调整明显加快,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农业产业巩固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修订出台《沁水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办法》,持之以恒发展产业,扩大规模,提升基础。主导产业继续巩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5万吨,增长30.6%;设施蔬菜新增1100亩,累计达到6000亩;苗木花卉培育完成2800亩,特色经济林建设完成500亩;新增高标准笼养鸡舍15栋,单批饲养能力达到200万只,出栏突破600万只;新增标准化羊场5个,羊存栏达到28.7万只,出栏达21.4万只;完成“沁水刺槐蜜”地标认证,获得“中国农副产品地理保护标志”。经营主体逐步壮大,培育农民合作社累计达到824个,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累计达到15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云首、下泊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500余万元,完成小流域治理12.28平方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2.9平方公里,积极推进灌溉配套工程,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4.95万亩。
工业支撑作用明显。积极开展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44条”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稳定运行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不断稳定煤炭基本面,全力推进大型矿井建设,亿欣煤矿竣工转产,新增产能120万吨,松峪、三沟鑫都煤矿实现联合试运转,全县原煤产量达到945.2万吨,同比增长6.3%。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山西煤层气二期试生产,亚美、美中、格瑞克、中石油、中联等煤层气产能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共完成抽采28.6亿方,增长4.8%;液化45.4万吨,增长19.2%;压缩1.55亿方,增长6.2%,煤层气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3.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5%。新能源产业雏形初显,风电、光电等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沁水,远景风力发电项目破土动工,完成投资3.9亿元;中电投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嘉沁、绿草地、凯盛等“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6条,有效推动了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完成了小微企业服务站乡镇全覆盖工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暨新三板挂牌操作培训班”“中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培训,完成了从业人员素质培训300余人,全年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885万元,为企业融资2.17亿元,新创办小微企业532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对GDP贡献率达到36.22%。
服务业拉动持续加快。编制出台《沁水县“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围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进行谋篇布局, 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6.6%,较上一年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建设“山西省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济大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大力实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舜王坪、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当年建设任务;成功举办龙港杏花节、十里黄花节、柿庄梨花节、大尖山槐花节和柳氏民居柳宗元文化节系列活动;出台《农家乐扶持配套奖励办法》,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全年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文化旅游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新轨道。
2015年与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图
(二)有效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以“项目创新年”为契机,继续坚持领导联系项目、周碰头、旬调度、月督查、月通报、“台帐管理”、现场办公等制度,集中开展“冬季行动”“各类项目受理大起底”专项行动,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六大类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5.1%,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3亿元,增长6.2%。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3.8∶71.3∶24.9转变为22.1∶37.0∶40.9。
争资引项再创新高。抓好项目储备入库和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编报等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及时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方案》,面向社会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运营项目目录,全年民间投资比重占比达60.2%,较上一年提高40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总体平稳。重新修编完成了《沁水县商业网点规划》,引导商业网点建设和发展;积极组织参加了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商贸企业促销等专题消费活动,出台了《沁水县促进电商企业发展扶持办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农村、社区电商网点建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44亿元,同比增长7.7%。
(三)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开放取得突破
高屋建瓴编制规划。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宏观政策,统筹分析未来五年我县发展实际,完成了全县转型综改“十三五”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明确了“8862”年度综改行动计划。
重点改革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行政审批“两集中、四到位”;县、乡“三单两图”编制全面完成,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加快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积极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编制完成了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文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法人变更,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权重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进行,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速建设,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化解产能过剩的科学生产机制。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前期工作全面完成,积极创新金融扶持,“助保贷”“聚力贷”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科学研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进一步明确了以煤炭、煤层气、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招商领域,精心编制了《沁水县招商引资投资指南》,并公开在沁水招商网和山西新闻网进行了推介,进一步扩大了重点项目知晓率。强化措施抓招商,远赴北京、太原等地,与中石油、北京龙之旅、山西高新普惠等公司进行洽谈对接,邀请爱天然、杭州德丰弘业等公司高层来沁考察,积极组团参加了中博会、厦洽会以及在北京、南京、天津等地举行的项目对接推介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6个,资金到位88.54亿元。
(四)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注重规划引领,完成了《沁水县乡村规划》及县城综合交通、绿地系统、供水工程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县城功能日臻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新建路维修改造、梅杏水上广场、沁园路续建等工程顺利完工,全民健身中心、梅园悦港新城、杏河商业带、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加速建设,县城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全面加强市容市貌整治,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处理,集中开展早摊夜市、占道经营、违章建筑专项治理,成效显著,连续28年获得“省级卫生县城”殊荣。
乡村环境逐步提升。端氏、嘉峰、郑村、中村特色城镇化建设扎实开展,辐射带动其余乡镇加速发展;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稳妥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93亿元,成效明显;积极申报并顺利获得“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35%。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杏峪至张马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并顺利通车,柿庄至庄坡公路下泊水库段公路改扩建、北固线县界至海则段公路改建工程稳步实施,端氏工业园区消防站完成主体,郑村35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顺利完工,“气化沁水”稳步推进,3350户的煤层气入户工程基本完成,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全县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
(五)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绿色发展加速实现
低碳工作成效显著。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完成了5家重点用能企业碳盘查,完成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4.2%的市控目标任务。加强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全县现有各类煤层气企业49家,煤层气用户达3.55万户,入户率达到42.8%。其中,县城燃气入户12602户,普及率达98%;乡镇煤层气入户工作加速推进,累计达到22873户,覆盖率达37.7%,煤层气综合利用方面迈上新台阶。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积极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减煤、降尘、管车、控油、治烟等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16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1天,全市第一。全面完成龙岗公园二期和迎白公路沿线绿化工程,继续实施苗木培育、生态经济林建设,2016年共完成荒山造林8763亩,新发展特色经济林500亩,培育苗木28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8.6%,“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顺利通过2016年度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专家评审,“全国生态魅力县”荣誉称号花落我县。
(六)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脱贫攻坚首战即胜。出台《沁水县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的实施意见》《沁水县精准脱贫“十三五”规划》,着力构建“1+8”脱贫攻坚运行机制,着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效果显著,17个省定贫困村按程序退出,1937户4398人实现稳定脱贫。产业脱贫增收益,全年财政投入扶贫资金255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3.1亿元,带动贫困户2366户5375名劳动力就业。易地搬迁脱贫见实效,426户、1100人的搬迁安置工程加速推进。教育脱贫添后劲,继续巩固十五年教育全免费,确保所有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失学,继续实施“雨露计划”,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二本B类以上院校大学生21人,高职学生做到了应补尽补;继续进行脱贫培训,全年完成了400余人培训任务。生态脱贫出实招,出台《沁水县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的指导意见》,全县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1个,吸纳贫困人口212人。兜底脱贫强保障,农村低保标准提高360元,五保标准提高500元;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将五保、低保和重残人员列入政府代缴范围,全年共为2384人缴纳养老保险47.68万元。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民生投资力度,全力推进文化、教育、医卫、饮水、安居、就业、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文化普惠工程顺利实施,普惠面达全县242个行政村,9个社区;努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端氏、郑庄、郑村幼儿园完成设施配套,具备开园条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建设统筹推进,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749人,达线率达37.5%,较2015年提高1.8个百分点;健康惠民工程扎实推进,重大疾病、县乡两级住院补偿比例提高5%,全年累计补偿6070人次,补偿金额84万元;县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完成9个社区、53个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饮水工程20处,解决了5000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130户,采煤沉陷区治理完成8个自然村325户搬迁安置工作;全年共进行创业培训450人次,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091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44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402人,创业带动就业1654人,超额完成任务。
总体来看,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取得以上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转型任重道远;投资活力严重不足,投资拉动能力有限;市场主体不足不优,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加剧;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任务艰巨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 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全县上下要贯彻落实好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部署和县委“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在“稳中求进”中实现“进中突破”,全力实施“三五百四”行动,就是三城同创、五业转型、百项落地、四区联动,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研究设置;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市控目标。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全县上下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以发展“五大产业”为抓手,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做稳煤炭产业。紧紧抓住煤炭供给侧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重大机遇,积极推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基建矿井建设,力争胡底、松峪、三沟鑫都三矿竣工转产,玉溪、九鑫煤矿完成设备安装,里必、东大、鑫基、沁裕煤矿加快建设,完成一期工程,全年原煤产量力争完成950万吨。积极促进煤炭转化利用,玉溪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力争开工,坪上煤业瓦斯及余热发电项目加快建设,鹿台山煤矿洗煤厂完成建设,联合试运转,沁和能源技改项目全面完工。
做强煤层气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煤层气产业化基地”,抓好“七大基地”和“一个平台”建设,将煤层气培育壮大为具有沁水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继续抓好中石油、亚美大陆、美中能源、山西煤层气等煤层气开发项目,年抽采量力争达到29.5亿方。促进就地转化利用,加快推进胡底10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项目、固县50兆瓦煤层气冷热电联产项目,完成煤层气液化46.6万吨、压缩1.6亿方。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引进煤层气装备研发、制造、配套、维修企业,将煤层气产业做深、做强,切实提高附加值。
做活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引进投资主体,盘活旅游资源,用好文化旅游公司平台,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引导社会投资向旅游产业集聚。继续实施历山旅游小镇与舜王坪基础设施提升,柳氏民居古院维修、环境整治、迎宾广场建设,湘峪、窦庄国家传统村落修缮保护、消安防等工程,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充分发挥第一届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影响力,把杏花节、黄花节、梨花节、槐花节、柳宗元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串联起来,全力叫响“千年古县,如画沁水”金字招牌,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
做优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落实惠农政策,持续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扶持设施蔬菜、苗木花卉、食用菌、畜禽养殖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积极鼓励中药材、蚕桑、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扩大规模。拓展农业产业链,引导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加工转变,鼓励圣康蜂业实施巢蜜基地建设项目,丰田公司实施小杂粮加工扩建项目,促进农产品上档升级。加大推销宣传力度,树好“沁水黑山羊”“中国蜂蜜之乡”等特色农业品牌,通过“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将沁水的优质农副产品做优做强做成名牌。
做大现代服务业。全面落实《沁水县“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推进服务业统筹发展,重点抓好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发展。完成县城中心敬老院建设任务,逐步完善养老园区各项功能,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康复健康养老中心,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基地。积极推进圣康蜂业物流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互联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认真落实《沁水县促进电商企业发展扶持办法》,支持各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上营销,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创业服务,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力争全年新创办中小微企业200户以上。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揽,全力提升县域发展活力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安排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围绕转型综改五年实施方案,制定实施《2017年行动计划》,力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继续推进农村土地、农村金融、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改革,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积极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原则,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创优政务服务环境;稳妥推进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征收协调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大财政投资融资乘数效应;积极探索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逐步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现代管理体制。
(三)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着力点,大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转变投资理念,注重投资质效,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在争资引项上下功夫。紧盯国家投资导向,围绕国家扶持政策,继续做好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申报入库工作,努力争取上级投资和项目;围绕煤炭、煤层气、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依托招商小分队,采取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定向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力度,优化招商环境,力争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沁水。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继续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项目单位承诺制,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实现投资项目网上受理,并联审批,提高审批透明度;继续执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工作法,及时掌握项目进度,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序时推进。在创优环境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双创”平台建设,完善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和规范与民间投资有关收费项目,进一步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放宽准入门槛,实行“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完善PPP工作推进机制,设立PPP项目合作基金,推动更多PPP项目落地。
(四)以“三城同创”为主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面把握“双中心、T字轴”发展战略,以规划引领为总纲,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提升管理为驱动,以建设美丽沁水为目标,统筹县、乡、村三级建设,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规划引领。在完成县城和乡镇总规、控规,乡村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积极编制县城道路、环卫等专项规划,启动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同时,强化规划权威,保证刚性落实。狠抓项目建设。加快杏河商业带、梅园悦港新城、丁香园小区、保障性住房、公园和小游园建设步伐,全面启动城隍庙及周边棚户区改造、梅杏剧院、档案馆、游泳馆、养老社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继续打造端氏商贸重镇、嘉峰工业强镇、郑村幸福小镇、中村旅游名镇,切实抓好城镇化项目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建设特色城镇,带动其它乡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继续实施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加快农村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步伐,建设美丽乡村。提升管理水平。以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三城同创”为抓手,集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乱停放、乱占道、乱搭建、乱涂写、乱张贴、乱摆摊等不良现象,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智能停车场建设,强化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道路整体通行效率。
(五)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抓手,加快建设绿色沁水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低碳循环绿色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大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力度,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低碳试点工作。积极参与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开展低碳产品认证。继续对重点用能的公共机构、服务业企业开展碳盘查,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4.2%的市控目标任务。继续推进“气化沁水”建设,全年力争完成1000户煤层气入户任务,累计达到3.6万户以上,入户率达到43%以上。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天保造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国省任务,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力做好公路沿线、绿化景点、县城公园的抚育管护工作,做好公路宽林带的补植补栽工作,完成县城杨河小游园、街头绿化工程建设任务,筑牢生态基础。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环保“铁腕治污”行动,深化“减煤、降尘、管车、控油、治烟”重要举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建设。积极实施璟盛生活垃圾全资源化处理项目,污水净化和固废处理工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打造幸福沁水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扎实推进一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升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惠及21万沁水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严格实行 “1+8”脱贫攻坚运行机制,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确保完成4000人的年度脱贫任务和11个贫困村的退出任务,摘掉“贫困县”帽子。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搭建“双创”平台,完成创业培训420人,创业带动就业1200 人;落实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提高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龙港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建设。做好文化教育工作。实施文化普惠工程,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文化资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增配图书;继续做好15年免费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寄宿生营养餐工程;继续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沁水中学通用技术实验楼完成主体,东关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定都小学开工建设,龙港初中和潘庄幼儿园完成装备配备,具备开学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五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统筹五项保险,提高县乡两级住院、大病及贫困人口补偿比例;加快公租房建设步伐,教育园区公租房完成主体,桃园小区公租房全部完工;县城中心敬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全面完工,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各位代表,走过的路途虽艰辛但不平凡,伟大的征程等待我们去奋力开拓,让我们在沁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进一步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